我国软木家具的大部分原材料都依靠进口,大部分都是来自非洲和东南亚,通过一些商家转手贸易。而坊间所说的游资炒作正是来自这个转手贸易环节——贸易商大量囤积软木材料,引发价格暴涨,从中牟利。李波举例说,去年大易红坊拿到的软木大料价格是11万元一吨,而今年则涨到了30万元,如果去年能大量囤积,今年将能赚个翻倍的利润。
囤积加剧了软木的材料稀缺,进而助推价格持续飙升,形成恶性循环——这已经成为软木家具制造业面临的最大危机。李波介绍说:“拿海南黄花梨来说,这是唯一一种生长在中国的软木,现在已经基本绝迹了。现在新培育的树苗,最早也得在500年后才能做家具,也就是说你的孙子的孙子,或者能用上这些海南黄花梨做的家具。”
据了解,软木家具的造假一般就是三种手段,一是拼小料,第二种手段就是以软木之外的材料代替软木。现在国际上通常指的软木有33种材料,比如非洲的一种树木和老挝红酸枝的颜色、花纹都比较类似,如果用这种材料替代老挝红酸枝,价格能差5到20倍。第三种手段最恶劣,就是搀假。比如外层用5毫米的软木表皮,中间浇注水泥,这样做出来的家具,外行很难分辨。 业内人士介绍,“达芬奇”造假风波对家具市场的打击将会产生何种效应,目前尚未可知,但软木家具行业内本身却有一个更大的危机,甚至有可能让这个行业消失。软木生长极其缓慢,比如小叶紫檀,需要生长500年直径才能达到15厘米,而且“十檀九空”,这直接导致了其材料的稀缺性。小叶紫檀我国一年的进口量只有5000吨,目前的价格是每吨80万到160万元。
内容编辑: 北京办公家具